纪录片《校长的心愿》全球首播:中国之行点亮老挝听障教育者梦想 -

据菲律宾《马尼拉时报》网站报道,9月28日,在全世界悄然纪念第68个国际聋人日之际,一个意义深远的故事在国内外平台播出——两所学校、两个国家因同情和希望的共同语言团结在一起。

中国多语种纪录片《校长的心愿》全球首播。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中老两国听障教育者之间跨越国界的感人故事。

纪录片《校长的心愿》由解读中国工作室、“探索频道”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联合出品,并入选第二届“新时代·新影像”中外联合创作计划。

从最初的小火花到最终上映,影片制作历时近两年,摄制组辗转中老两国,行程数万公里,用镜头记录下中老两国听障教育者之间跨越国界的情谊,在无声世界里发出共同心声。

这部纪录片的核心是一次重要的会面:老挝一所听障学校的校长苏帕潘·恒莉和中国一所听障学校原校长何静贤之间的会面。


“90后”校长苏帕潘第一次接触听障人士是在她十几岁的时候。多年的沉思和坚定的勇气让她创办了一所名为“希望之手”的特殊教育学校,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理解的庇护所,也是老挝唯一一所民办听障儿童学校。坐落在老挝万象市郊的这所学校现在是25名听障儿童的“家”。

然而,办学之路并不容易。这所学校面临着教学资源匮乏、师资短缺等诸多挑战,无不考验着苏帕潘和她的团队。

然而,希望出现了。

2022年为中老铁路供电时,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发现了这所特殊的学校。看到苏帕潘校长在困境中的坚守,他们发起“希望之光”公益行动,不仅带来了书籍和玩具,还带来了一抹亮丽的色彩。他们提供的艺术课程,让孩子们通过笔触找到了自己的声音。孩子们的一些绘画作品装饰着老挝艺术画廊的墙壁,无声而有力地证明了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。

但苏帕潘校长有一个更大的梦想——有一天她悄声对志愿者们说:到中国去,与中国的特殊教育专业人士对话,并把先进经验带回老挝。她内心渴望老挝的听障儿童能够独立、更好地融入社会,并像其他孩子一样迎接光明的未来。

经过近一年的准备,她终于开启了一段旅程——这段旅程带她跨越高山和边界,来到中国。苏帕潘校长见到了“年长版的自己”——广州启聪学校原校长何静贤。

这位“40后”老校长温柔而耐心地回答了苏帕潘校长的所有问题。两位校长年龄相差五十岁、语言不通,却因为对听障孩子的爱,成为志同道合的“战友”,更因共同的心愿结下深厚友谊。

在7天里,苏帕潘校长发现自己沉浸在一个既熟悉又新奇的环境里。孩子们灿烂的笑容照亮了她的心,就像回家一样温暖。真正令她感动的是看到中国的失聪儿童通过人工耳蜗自信地讲话。

她看到,中国的听障保障体系指导听障儿童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:从早期筛查和康复到上学、就业。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愿景。

完成了跨越国界的“学习任务”后,苏帕潘校长的内心充满了希望和期待。

告别前,何静贤校长热情地拥抱了她,说:“我们的心有着共同的使命——帮助失聪儿童茁壮成长。任何与他们站在一起的老师都是好老师。相信自己,你会成功的。”

《校长的心愿》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,也是给世界的一封诚挚的信,它温柔地提醒我们,最坚固的桥梁不是钢铁建造的,而是由信任和共同的梦想建造的。(编译/许燕红)

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